聽過內臟脂肪嗎?你知道它有可能造成脂肪肝嗎?
測量體重時,我們在意的通常是體重數字,
「內臟脂肪」指標卻常被忽略。
內臟脂肪就是包覆或囤積在腸、胃、胰臟、肝臟等器官的脂肪,
具有支撐、固定、保護內臟的功能。
內臟脂肪過高,除了造成水桶腰或脂肪肝,
還會擠壓腸胃、影響消化而導致便秘。
內臟脂肪增加,
與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、心血管疾病…等,也有密切的關係。
一般成人正常內臟脂肪指數大約落在1至9,
10至14就是肥胖,15以上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。
而內臟脂肪過高的原因,除了體重過重,大多是飲食及作息造成的,
例如熬夜、喜歡吃紅肉、油炸、飲酒過量、不喝水…等。
若家中體重計沒有測量內臟脂肪功能,
以下提供2個簡單粗略檢測內臟脂肪的方法:
1、拿出皮尺測量,成年男性腰圍>90CM、女性腰圍>80CM。
2、用腰圍÷臀圍,成年男性腰臀比例>0.9、女性>0.8。
符合以上條件,就算是高內臟脂肪的高危險群。
而如何有效改善高內臟脂肪,你可以這麼做:
1、盡量少吃白飯及麵條,多吃原型澱粉類如糙米、馬鈴薯、地瓜…等。
2、少吃甜食與含糖飲料,避免形成脂肪,囤積在體內。
3、選擇好的油脂類,不要超標攝取。
4、多吃深色蔬菜,補充膳食纖維。
5、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及肌力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