遭遇挫折總習慣自責?
當別人做不好也覺得煩躁?
成長過程中,不被允許做不好的人,
長大也容易因做不好而煩躁沒耐心。
遇到困難時,我們往往習慣抱怨自己或他人,
對自己沒耐心、做事特別急、把工作排得很滿,
結果導致神經衰弱,易怒,易煩躁。
生活像是走在鋼絲繩上一般,
對失控的承受力非常低,
希望所有事都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。
做得好時,難以體驗信心和愉悅,
做不到,覺得應該能做好卻沒做好,
對自己生氣,也對別人生氣。
若我們願意停下來看看這些煩躁,
就能感受到內心有著深深的、未被正視的渴望!
當我們無法面對自己不夠好時,
會急著聚焦於結果,而忘記事情本身,
反而更加難以解決問題。
一旦排斥自己的無能為力,反而阻礙自己變得更好。
實際上,能力不足並不是穩定值。
也許此刻做不到,但藉由學習、思考、找資源等方法,
就能讓自己變得有能力。
煩躁,是因為無法接納及承認自己做不好,
因此選擇用煩躁來填充。
也許此刻無法往前,但可以做的是,
先陪伴這樣的自己,接受此種狀態,
不要急著抗拒及證明自己,只要相信未來。
別害怕失控或者失敗,
告訴自己,可以失敗、可以做不好,
並練習跟自己說「沒關係」。
從未有問題的改善能夠一蹴可幾,
慢慢改善,才是人身體和心理的發展規律。
*參考連結: https://ppt.cc/ftpU7x